人间五月,草木葱茏,正是耕耘好时节。在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”的教育使命下,劳动教育作为“五育并举”的重要一环,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、融入课堂。5月28日下午,我校开展和雅讲坛暨“润德致雅”德育名师工作室培训活动,特邀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、雨花台区首席班主任、雨花外国语小学优秀班主任周莉老师,与大家分享她在劳动教育实践方面的经验与感悟。
本次会议由学生工作处谭传金副主任主持,杨波副校长出席会议,初一年级部全体班主任参加培训,共同探讨如何让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真正“落地生根”。
一、专题培训:从菜畦到心灵的成长之路
周莉老师以《泥土里的课堂:班级种植课程的实践探索》为主题,围绕“夏初菜园手记”“校本课程探索”“劳动育心育人”三大板块,展示了雨外小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实践成果。
周莉老师在分享最后总结道:“‘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’这句话不是简单的口号,它彰显着教育的真谛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心态,尊重成长规律,像农民那样默默深耕。当我们播下劳动的种子,便收获责任;播下探索的种子,便收获智慧;播下协作的种子,便收获品格。”
二、总结共勉:从迷茫到明朗的收获之旅
周莉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,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剖析,为大家厘清了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,更提供了可操作的班级实践方法。与会人员深受启发,大家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不是简单的“体力劳动”,而是融知识、技能、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育人活动。会议最后,谭传金副主任以三句话作总结,与大家共勉:
第一,做劳动教育的“有心人”:做到眼中有学生,心中有课程,让劳动教育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底色;
第二,做劳动教育的“引路人”:注重言传身教,带领学生在劳动中提升责任感、学会团队合作、激发创造力;
第三,做劳动教育的“创新人”: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需求,让劳动教育真正“活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。
三、生态实践:从和雅学园到清雅禾园的共生之地
在我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中,和雅学园与清雅禾园不再是割裂的空间,而是相互滋养的共生之地。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知识,在清雅禾园躬耕实践,将书本理论转化为劳动智慧。他们在松土、播种、浇水的过程中,感悟生命的律动;在观察、记录、分享时,又将劳动体验升华为学习成果。这种“学劳结合”的模式,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,更让他们懂得:知识源于生活,成长始于实践。在这里,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都是最生动的生命教育,每一次劳动都是知行合一的成长契机。这场“泥土里的课堂”不仅是劳动技能的培养,更是生命教育与品格塑造的生动实践。
一直以来,雨初中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,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下发的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,通过优化校本课程、加强示范引领、鼓励劳动实践等多元形式,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深耕劳动教育,让更多孩子在触摸土地的过程中,扎根生活,向阳生长,在劳动创新中激昂青春!
撰稿:姜倩倩 审核:孙苹 审批:杨波